![]() 图源:肇庆新区发布 肇庆本田金属新工厂构建压铸、低压、重力铸造多工艺产线布局 来自肇庆新区发布的消息,近日,肇庆本田金属有限公司(简称“肇庆本田金属”)举办“铸悦三十 共启新程”量产30周年庆典,并同步宣布已整体搬迁至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肇庆新区)永安产业园。此举标志着肇庆本田金属在产能升级、资源整合与区域协同发展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悉,肇庆本田金属于1995年成立,由本田金属技术株式会社与广东肇庆动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创立,核心业务是生产汽车精密铸件,产品包括活塞、缸盖、下缸体、支架、发电机、电机壳、副车架等,至今已量产30年。 早在2019年,肇庆本田金属就开始在鼎湖区(肇庆新区)投资建设新工厂项目,并持续深化产业布局。其中,新工厂一期项目建设内容涵盖汽车部品低压铸造工场、汽车部品重力铸造工场以及办公研发大楼。项目于2022年9月投产。二期项目规划建设活塞、汽车高压部品制造工场,新能源部品工场,以及物料仓库、成品仓库。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即将投产。 辰致轻量化5000T半固态压铸设备完成入厂 来自辰致轻量化消息,近日(10月17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全资子公司辰致(重庆)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辰致轻量化”)与力劲集团联合开发的5000T半固态压铸设备正式入驻璧山基地并完成入厂仪式。辰致轻量化研发中心总监黄军、璧山基地副总经理刘赛军、重庆力劲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黎伟忠,并邀请长安汽车、青山工业等合作单位专家共同出席见证。
图源:辰致轻量化 该设备集成TPI(即“镁合金半固态触变成型技术”)先进技术,可实现镁合金与铝合金压铸生产的灵活切换,满足多元化材料产品柔性制造需求。也标志着公司正式切入镁合金产品新领域,进一步拓展轻量化战略布局。 利纳马拟收购Aludyne北美资产 2025年10月9日,加拿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利纳马公司(Linamar)宣布,已就收购Aludyne 公司北美业务的部分资产达成最终协议。该交易价值3亿美元(按2025年10月9日汇率 1美元≈7.1102人民币),将大幅拓展利纳马在北美的生产布局,尤其在美国市场的布局。
图源:Aludyne官网 此次收购与利纳马现有的结构与底盘业务高度互补,可为其新增铝铸造、精密加工及产品设计方面的先进能力。Aludyne 公司是一级汽车供应商,专注于轻量化铝制底盘及结构技术。其产品组合涵盖转向节、副车架、控制臂和桥壳,与利纳马专注于动力系统无关的结构件战略方向高度契合。交易完成后,Aludyne 北美工厂将并入利纳马结构件集团,该集团隶属于公司更广泛的移动出行业务板块。 新增的美国本土生产资产,预计将进一步增强利纳马为客户提供本地化支持的能力。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全球贸易环境下,这种本地化支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多元化的地域布局不仅能确保利纳马在应对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及监管框架时具备韧性与灵活性,还能维持高质量与高交付标准。 正恒动力新建车间落成 近日,正恒动力发布消息,历时10个月,其新建#5车间落成。该车间建筑面积达62000平方米,新车间规划为三层结构,将安装更多生产设备。投产后,正恒动力将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优质产品。正恒动力以发动机缸体为主导产业,产品涵盖缸盖、轴承盖、油泵体、变速箱壳体、底盘件、铸铝件、铸铁件等多个领域。
图源:正恒动力 广西泛铝件先进制造(来宾)基地首条产线落成 来自上汽通用五菱消息,10月14日,广西泛铝件先进制造(来宾)基地首条产线落成仪式在广西来宾市举行。这是上汽通用五菱作为链主企业完成“串珠成链”工作部署的阶段性成果,更标志着该项目自2月28日启动以来,实现了从蓝图到现实的里程碑式跨越。 据了解,今年2月28日,广西来宾市工业园区在来宾市举行了“泛铝件(来宾)制造项目”签约仪式,吸引了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知名企业参与。 合力科技拟投资新能源乘用车缸体缸盖加工项目 10月20日,宁波合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合力科技”)发布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募投项目“大型一体化模具及精密铝合金部品智能制造项目”的大型一体化模具生产车间已建设完成,部分大型一体化模具及精密铝合金部品设备仍在安装调试中。 为满足终端客户就近配套生产的需求,同时降低管理和运输等成本,公司拟将上述募投项目中部分尚未投入的募集资金8000万元,投向“年产15万套新能源乘用车缸体缸盖加工项目”。该项目地址位于成都市一汽铸造龙泉驿区南一路55号厂区及重庆小康动力长寿区菩提东路2112号厂区,由控股子公司重庆合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实施,主要用于生产加工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增程器的缸体缸盖等产品。 合力科技表示,投资新项目旨在精准把握新能源乘用车对缸体缸盖精加工需求快速增长的战略机遇。以深化与核心客户的协同关系为基础,通过构建与定点订单相匹配的产能体系,切入新能源乘用车核心零部件领域,为公司构筑持续增长的动力。 长源东谷前三季度营收增长29.75%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襄阳长源东谷”)发布业绩报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8亿元,同比增长29.75%;净利润为2.74亿元,同比增长76.71%。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2亿元,同比增长23.84%;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增长84.08%。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源于销量上升,成本费用摊薄,利润随之上升。 美利信前三季度营收28.2亿元 重庆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利信”)发布最新业绩报告,今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元,同比增长8.93%;不过,受毛利率降低及资产减值增加影响,净利润亏损2.15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61亿元,同比增长2.76%;净利润亏损1.1亿元。 今年以来,美利信持续巩固传统市场份额,重点加大散热(包含液冷散热、可钎焊技术)、储能、半导体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研发与生产协同力度。此外,借助海外生产基地布局全球市场,持续夯实全球化业务基础。 贝斯特前三季度营收11.21亿元 无锡贝斯特精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贝斯特”)发布最新业绩报告,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1亿元,同比增长7.52%;净利润为2.36亿元,同比增长5.06%。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17.2%;净利润为8773.33万元,同比增长8.2%。 贝斯特是一家专注于精密零部件及工装夹具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核心产品包括涡轮增压器精密轴件、叶轮、中间壳等关键部件。 永茂泰加快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领域的拓展 10月17日,永茂泰发布公告,公司近日与国内某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具身智能机器人执行器及关节零部件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探索。永茂泰表示,此次合作将有效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加快永茂泰镁铝合金材料、零部件等产品在机器人领域的拓展,推动机器人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一汽铸造模具设备厂中标大型一体化模具项目 来自一汽铸锻的消息,近日,铸造模具设备厂成功中标外部市场 “一模两腔”一体化大型模具项目,标志着一汽铸锻在高端模具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再获行业认可,也为公司深度参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发展开辟了重要路径。 增材制造技术助力大型压铸模具镶件制造 国外媒体报道,德国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ILT)的研究人员与MacLean-Fogg公司及丰田公司合作,首次采用激光粉末床熔融(PBF-LB/M)技术制造出了大型压铸模具镶件。这一成果基于新研发的L-40模具钢,它允许在高负荷模具的增材制造,首次在大型铝压铸模具中实现了近轮廓冷却。该工艺通过丰田Yaris混合动力车变速壳的混合模具成功得到验证。
增材制造的压铸镶件由模具钢L-40制成:这个大型模具是在弗劳恩霍夫研究所(ILT)通过激光粉末床融合并采用符合冷却的工艺生产的。 直到现在,大型压铸模具的增材制造一直受到有限的构建体积和传统工具钢(如H11或H13)易于开裂的限制。通过 Fraunhofer ILT 开发的基于龙门架的5激光系统,构建体积现已扩展到1000 × 800 × 350毫米³。结合最高可达到200°C的可加热构建平台,可以显著减少热诱导应力。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 LPBF 工艺技术部门负责人Niklas Prätzsch表示:“为了克服这一限制,需要专门针对大型模具开发新一代机床和材料。” 由MacLean-Fogg开发的L-40模具钢专门针对增材制造的要求进行了优化。与传统钢材相比,它具有较低的裂纹倾向,并且在交付状态下就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机械性能:48 HRC硬度,1420 MPa拉伸强度以及超过60 J的冲击韧性。因此,该材料也适用于具有复杂几何形状和自由设计冷却通道的大规模模具应用。传统制造与增材制造(L-40 材料)模具的寿命对比:优化后的近轮廓冷却技术,能精准调控模具关键区域的温度,降低热负荷,进而延长模具寿命。在早期项目中,采用该技术的模具寿命已提升至原来的近4倍。 诺玛科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生产项目落户南京江宁 10月23日,南京市江宁区委书记林涛会见了墨西哥诺玛科集团副总裁克劳斯・莱利格一行,双方共同见证诺玛科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研发生产项目正式签约并落户江宁开发区。江宁区领导黄成文、王爱军等陪同会见并出席签约活动。 诺玛科集团专注于动力总成及车身机构用铝部件的研发与制造,现已构建起覆盖全球的产业布局。该集团在欧洲、北美及亚洲的16个国家设有38家工厂、11个产品研发中心和8个销售基地。2023年,其销售额达49亿美元,在全球汽车零部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江宁是诺玛科集团布局亚洲市场的重要起点。自2007年在江宁设立亚洲首家工厂以来,企业持续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推进技术改造与新产线建设,与南京江宁汽车产业生态深度融合。此次签约的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研发生产项目,计划在2025 - 2027年三年内新增投资1390万美元,重点聚焦副车架生产及自动化。项目投产后,预计未来三年累计产值可达24.6亿元人民币。 卡斯特铝前三季度实现销售2.5亿元 国内媒体报道,位于重庆(万盛)内陆无水港的卡斯特铝(重庆)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套一体化成型工艺轻量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简称“卡斯特铝项目”),全年订单已排满,目前正全力冲刺四季度。据重庆卡斯特铝公司副总经理余涌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卡斯特铝已实现销售收入约2.5亿元,较2024年增长一倍多。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副车架产能逐步释放以及电池壳业务拓展取得成效。公司预计四季度实现销售收入约1.5亿元。 卡斯特铝项目由常州卡斯特铝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作为深耕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重点项目,其以先进的低压铸造机为核心设备,专攻副车架、电池包壳体等关键部件的生产。 广东力源科技通过增资扩产与技术改造提升产能 据高要发布消息,在位于广东肇庆高要区的广东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压铸车间内,2500吨压铸设备正高速运转。目前,公司正按照年度目标,有序推动各条生产线运行,以确保订单按时交付。
图源:高要发布 赖家乐 摄 广东力源科技专注于铝合金压铸领域。2018年,公司从生产经营雨刮总成部件业务转型,投身新能源汽车赛道,主营“三电”系统。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企业已投入1000万元用于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借助新引进的自动化除毛刺设备和CNC自动化上落料设备,生产线人工占比从100%降至33%,单件加工效率提升了4倍。 日联科技拟在无锡购地64.62亩扩建产能 10月16日,日联科技发布公告,公司拟开展“日联科技年产3000台套工业射线智能检测设备”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本次投资为二期项目,拟参与竞拍以挂牌方式取得无锡市新吴区约43077平方米(约64.62亩)土地使用权。 目前,项目一期处于稳步推进中。一期6栋厂房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即将开始架体拆除,以及厂房的装修与机电安装工作,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可完成项目竣工验收。二期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生产规模。 领益智造与星尘智能签署战略合作 来自领益智造的消息,近日,领益智造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领益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领益机器人”)与业内首个实现绳驱AI机器人量产、具备领先“本体 - 数据 - 模型”全栈解决方案的企业——星尘智能(深圳)有限公司(简称“星尘智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涵盖技术合作、产品批量采购、应用落地等方面。 在供应链深度协同层面,双方建立专项协同优化机制,通过“定制化供应 + 批量采购”的双向绑定,共同推动产品迭代升级,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供应链效率。领益机器人凭借母公司领益智造20年的精密制造积淀,让星尘智能优先获得领益智造精密制造全工艺支持(包括CNC加工、MIM、压铸、3D打印等),以及关节模组、整机组装的一站式代工支持,从而加速产品迭代并优化成本。 布雷博卡钳生产使用100%回收铝的合金 来自轻金属时代消息,布雷博(Brembo)正式推出在其汽车车辆原厂卡钳生产中使用100%回收铝的合金。“我们标志性的制动卡钳生产中采用再生铝,体现了我们对可持续发展创新的持续承诺,”布雷博首席执行官Daniele Schillaci表示。 向全回收铝的转变是布雷博与一家汽车OEM合作进行五年研究和开发的结果。该项目于2020年启动,旨在提升布雷博制造过程的环境表现。对整个生产周期的评估帮助确定了关键领域,通过改进可以产生最大的影响。铝的独特能力使其可以无限回收而不会有任何质量损失,这使其成为天然的焦点,具有显著的降低环境影响的潜力。 飞龙股份拟增资3亿元推进泰国工厂建设 10月22日,飞龙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飞龙股份”)发布公告,为深化全球化布局、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公司拟向境外全资子公司飞龙国际私营有限公司(简称“飞龙国际”)增资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本次增资完成后,飞龙国际总投资金额将不超过9亿元人民币,资金后续主要用于支持飞龙国际对龙泰汽车部件(泰国)有限公司(简称“龙泰公司”)的投资,以推进海外生产基地建设。 据悉,龙泰公司作为飞龙股份在泰国的实施主体,位于泰中罗勇工业园,于今年6月开业。新工厂占地67700平方米,主要产品包括涡轮壳体、泵类、热管理集成模块和冷却液控制阀等。 青海广泰再生铝及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建设项目开工 来自大通宣传的消息,10月16日,青海广泰新型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再生铝及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建设项目开工。青海广泰新型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制造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铝基功能母合金的企业。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高铁、电力电子、建筑、航空航天、船舶、军工等领域。 申利卡汽车铝轮毂项目(二期)开工 来自海丝商报的消息,近日,福建申利卡铝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申利卡”)智能化汽车轮毂生产项目(二期)已正式开工建设。整个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新增生产数以百万计优质轻质铝合金汽车轮毂。 据了解,申利卡智能化汽车轮毂生产项目总规划用地260余亩,拟建设信息化、智能化汽车轮毂生产线。目前,已投产的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1栋15层办公综合楼、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以及年产150万只轻质铝合金汽车轮毂生产线,相关配套设施完善工作也已进入扫尾阶段。 申利卡智能化汽车轮毂生产项目(二期)规划用地约103.6亩,计划建设4栋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8.16万平方米,拟引进熔化炉、铸造机、热处理设备、机加工和涂装设备等一系列配套设施。项目二期自9月中旬正式进场施工以来,建设稳步推进,预计明年9月可实现部分投产。根据规划,项目二期建成后,每年可新增100万只轻质铝合金汽车轮毂的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