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黑色眼罩的朔尔茨出席慕尼黑车展开幕式,图自美媒 当地时间9月5日,“2023年德国国际车展(IAA)”在德国慕尼黑开幕。德国总理朔尔茨出席了本届车展的开幕式。朔尔茨表示,联邦政府将投资超过1100亿欧元,以推进德国工业现代化和气候保护,并为德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提供支持。他还称,德国目标是2030年电动汽车从120万辆增至1500万辆。 德国支持本地电动车产业发展 朔尔茨表示,电动汽车在德国有着深厚的根基,即德国长达135年的汽车制造经验。拥有超过75万名员工的德国汽车工业是迈向可持续未来的“核心驱动力”。 朔尔茨表示,“德国制造推动可持续创新”,德国联邦政府正与汽车行业共同应对这场“汽车革命”,将提供1100亿欧元的资金,以确保“我们的技术保持领先地位”。 朔尔茨援引数据称,德国公共充电点达到9万多个,同时已有70万个私人充电站投入运营。 他指出,这远远不够,德国目标是2030年电动汽车从120万辆增至1500万辆,为此,德国将在未来几周成为“欧洲首个引入法律的国家,要求80%的服务站运营商为电动汽车提供至少150千瓦的快速充电选项”。
朔尔茨推文截图 中国新能源车企让欧洲焦虑 在朔尔茨发表上述讲话之际,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车企正“焦虑不安”。德媒此前介绍称,此次前来慕尼黑参展的厂家中,有41%来自中国。现场图片显示,在4日媒体开放日上,比亚迪、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等中国汽车展台周围围满了参观者。 路透社援引数据称,目前,比亚迪、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都瞄准了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今年前7个月销量飙升近55%至约82万辆,约占所有汽车销量的13%。汽车咨询公司Inovev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为止在欧洲销售的新电动汽车中,有8%由中国品牌制造,高于去年的6%和2021年的4%。 欧洲汽车零部件厂商乐见其成 与欧洲的车企的焦虑不同,欧洲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则表现得更加乐观。博世、采埃孚、大陆集团等德国主要汽车供应商则渴望扩大在中国合作伙伴关系,并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欧洲制造的零部件。 博世首席执行官阿通(Stefan Hartung)在慕尼黑车展上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将通过用户体验和客户导向逐步使车辆适应欧洲市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而该公司早就与这些制造商合作过。路透社提到,博世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包括比亚迪、华人运通和蔚来汽车。 采埃孚首席执行官克莱因(Holger Klein)称:“当我们与中国客户交谈时,他们有非常具体的在欧洲建厂的计划,我们正就此进行讨论。”大陆集团首席执行官泽策(Nikolai Setzer)也说,“中国人将走向全球并在欧洲建厂”,而大陆集团是可以为之提供支持的合作伙伴。 本文改写自观察者网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