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勒的 6100T超大型压铸岛在日本枥木县本田工厂 本田电动汽车生产中心引入多套6100T压铸岛生产IPU外壳 本田汽车正在扩大其在北美的电动汽车(EV)生产运营,以加强其供应体系,并为该地区持续增长的需求做好准备。公司正在美国俄亥俄州马里斯维尔建立一个电动汽车中心(EV Hub),该中心将于今年开始生产电动汽车,同时继续生产现有的内燃机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此次在北美扩大生产能力,支持了本田到2040年实现电池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占其汽车销售100%的愿景。 作为这一战略布局的一部分,本田正在安装多台布勒Carat 610巨型压铸机(即6100T超大型压铸机--本刊注),用于铸造其智能动力单元(IPU)的外壳。IPU外壳将容纳电动汽车电池模块,并作为本田和其讴歌品牌电动汽车地板的主要框架结构。这些外壳将在安娜发动机工厂制造,然后运往马里斯维尔的电动汽车中心进行电池模块的安装。目前,首批Carat 610生产线已经在本田的安娜发动机工厂安装完毕,生产正在逐步加速。 据介绍,2024年3月,Carat 610在本田位于日本栃木县的工厂投入使用。该生产线被用于研发工作。本田正在不同铸造条件下进行受控实验,以确保并提高其最终产品的质量。 文灿(重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造项目预计6月底竣工 中国新闻网近日报道,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青凤科创城内的重庆文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目前正加速建设中。该项目计划于今年3月完成4号厂房的建设,并在4月中下旬开始设备进场调试,目标是在2025年6月底完成竣工验收。
图片来源中建五局三公司 该项目由重庆文灿压铸有限公司(简称:重庆文灿)投资建设,作为文灿集团的重要布局,旨在为赛力斯汽车及西南地区的其他整车制造商提供服务。去年11月,项目的第1、2、3号楼已顺利封顶。建成后,该工厂将成为一个集压铸车间、机加工车间、后处理及装配等工艺于一体的智能化工厂,并将安装万吨级压铸单元。 重庆文灿项目的总用地面积约为128亩,总建筑面积约6.9万平方米,主要生产中高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一体车身结构件和动力系统零部件等产品。此次投资是为了抓住市场机遇,更好地服务于西南地区客户,并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车增量市场,增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领域的市场份额。 华达科技深化新能源布局,一体化压铸工厂今年释放 日前,华达科技收购江苏恒义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江苏恒义)44%的股权,该交易获得了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组委的审核通过。此次收购不仅使华达科技的客户群从传统客户扩展至众多新能源车企及新能源电池领域,还通过全资控股江苏恒义,构建了涵盖汽车冲压焊接件、电池箱、铝型材挤压、低压铸造和一体化高压铸造的完整产业链。
华达科技总经理葛江宏近期接受财联社专访时表示,“控股江苏恒义后,公司预计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市场占有率将达到20%左右,成为未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葛江宏指出,公司未来的增长点将聚焦于电池箱和铝合金压铸一体化两大方向,并积极探索轻量化材料产品开发、工业/人形机器人部件及低空经济飞行汽车等新能源领域的机会。葛江宏还表示,公司未来将围绕冲压焊接件、电池箱产品、压铸一体化工厂三大业务板块发展,巩固传统主业冲压焊接和电池箱业务,同时推进压铸一体化项目。此外,公司还将投资零部件制造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上半年,华达科技新能源业务占比已达到30%,预计到2026年,新能源与传统主营业务将各占50%。公司最新订单显示出新能源业务的强劲增长势头,其中涉及总金额超过128亿元的多个重要客户项目定点中,新能源产品销售额占比高达95.6%。此外,华达科技还积极推进其压铸一体化项目的建设。这种技术通过一体化压铸工艺将多个零部件整合为一个大型复杂零部件,具有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车身重量、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等优势。葛江宏透露,公司的压铸工厂将在2025年开始逐步释放产能。 利纳马拟出让其加拿大一体化压铸工厂的房产 据外媒报道,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利纳马公司(Linamar Corp.)正在寻求出售或出租其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韦兰市(Welland)的全新生产基地的房产。据悉,该生产基地原计划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生产电动汽车零部件。
Realtor.ca网站的房产挂牌信息显示,这座占地面积301,329平方英尺(约28,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原本规划用于重型制造或仓储。挂牌价格为每平方英尺15.95美元,但尚未明确该金额是适用于租赁还是整体出售。截至2025年2月11日,该工厂的房产挂牌信息已发布24天。 根据利纳马公司先前公布的信息,这座全新的生产基地于2024年竣工,原计划引进三套6100T超大型压铸岛,并预计在2025年2月投入生产。该生产基地旨在通过一体化压铸技术简化电动车底盘结构件的生产流程,以减轻重量和降低成本。利纳马公司曾宣称,这是北美首个由主机厂一级供应商投资的一体化压铸生产基地。 鑫科盟新能源轻量化汽摩配件生产线项目开工 来自金华发布的消息,2月8日,浙江省举行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其中开工项目之一的浙江鑫科盟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60万件新能源轻量化汽摩配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位于金华市婺城区飞扬小镇,总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数字化智能制造中心,购置智能压铸岛、智能取喷一体机、抛丸机、加工中心、车床、摇臂钻等设备。
嘉瑞新能源汽车配件业务表现出色,新工厂即将投产 日前,位于惠州大亚湾的嘉瑞(惠州)科技园生产线一片繁忙,从模具制作到1压铸成型,再到检测和装配,整个园区内各项工序有序进行,同时还有来自国外的客户前来参观考察,洽谈合作事宜。
嘉瑞科技 (惠州) 有限公司(简称:嘉瑞科技)拓展中心总监陈善荣介绍,由于去年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配件方面的出色表现,业务同比增长达100%。进入新的一年,订单量依然保持强劲态势,公司正全力投入生产。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嘉瑞科技在园区内建设了一座占地5200平方米的新工厂,计划于今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该工厂可配备超大型压铸设备,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配件,有助于进一步整合生产流程,提高效率与产品质量。目前,该园区可完成产品概念设计、原材料改性应用、模具制造、精密压铸及注塑、数控加工、产品检测等全流程作业。2024年,公司生产总值达10亿元。 多利科技子公司获一体化压铸零部件定点通知 滁州多利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多利科技)发布公告,近期公司全资子公司昆山达亚和上海多利分别获得国内多家客户的定点通知,确认为客户配套汽车零部件。其中,昆山达亚获得2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定点通知,涉及一体化压铸零部件;昆山达亚和上海多利获得6家汽车制造企业及1家零部件企业的定点通知,涉及热成型零部件。预计项目于2025年和2026年开始量产,量产后三年销售总金额约13-15亿元。 万安科技拟与华纬科技设合资公司建设墨西哥生产基地 2025年1月24日,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安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与华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纬科技)签订投资协议。根据投资协议,公司全资孙公司万安科技(香港)北美投资有限公司与华纬科技全资孙公司金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JINSHENG USA LLC 共同投资3000万美元设立合资公司建设墨西哥生产基地。据悉,合资公司经营地位于墨西哥瓜纳华托州,主要拓展北美市场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及销售业务。 宜镁泰拟在重庆建设智能制造创新基地 近日,在重庆巴南区2025年第一次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江苏宜镁泰科技有限公司签约落户巴南区大江科创城,计划建设西南片区集半固态镁合金工业母机设备研发制造、高端零部件生产于一体的创新基地。
据悉,江苏宜镁泰科技有限公司专注镁合金零部件精深加工以及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装备研发与制造,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3C电子等领域。 SAG集团计划建立铝合金流变铸造技术研发中心 来自轻量化技术网的消息,SAG集团计划在位于萨尔茨堡Lend的工厂内建造一个(铝合金)流变铸造技术(Rheocasting)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将包括试验工厂、实验室和办公区。如果工程按计划于2025年1月动工,则设施应在2025年中期完工。公司将在第一阶段投资约75万欧元。
Rheocasting是一种特殊的铸造工艺,通过在半固态下加工铝,制造出具有特殊材料特性的轻量化部件。(来源:SAG集团) 新中心将作为研发枢纽。其目标是进一步优化流态铸造技术,并将其开发用于汽车工业及其他领域的新应用。这是朝着在移动出行领域进一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迈出的重要一步。通过使用流态铸造代替钢制部件,车辆重量可减轻多达60%。这可以增加续航里程或降低能耗。据介绍,流变铸造是一种特殊的铸造工艺,通过在半固态下加工铝,形成具有特殊材料特性的轻量化部件。 旭升集团拟新增投资主体实施泰国项目建设 2025年1月23日,旭升集团发布公告,公司投资建设泰国生产基地拟增加投资路径并增加投资主体,但拟投资总额上限不变。此次新设的主体公司包括旭升新加坡工业投资有限公司、旭升新加坡智能机械有限公司和旭升泰国制造有限公司。具体为通过旭升新加坡科技和旭升新加坡工业技术持有的旭升集团(泰国)投资不超过7500万美元;通过旭升新加坡工业投资和旭升新加坡智能机械持有的旭升泰国制造投资不超过1500万美元。 2024年12月15日,旭升集团宣布拟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旭升新加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全资孙公司旭升新加坡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并由其分别出资1%及99%在泰国设立旭升集团(泰国)有限公司,最终投资建设泰国生产基地。泰国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不超过9000万美元,投资款项将用于生产制造基地的建设以及经营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购置土地、建造厂房、购置机器设备及铺底流动资金等。 迎瑞升铝合金压铸生产基地项目落户重庆巴南 近日,重庆巴南区举行2025年第一次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项目迎瑞升铝合金压铸生产基地项目入驻巴南区大江科创城,计划建设集生产、研发于一体的智能化工厂,项目规划建设压铸车间、精加工车间及实验室,专注于为汽摩制造行业提供核心配套产品。建设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摩托车、汽车配件近20000吨。 理想汽车与燕龙科技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 近日,理想汽车与江苏燕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燕龙科技)在常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宣布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通过联合创新实验室,双方将致力于推动超高强度钢、轻质合金和先进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创新应用,并携手推进模具设计和组件制造工艺的创新。
据悉,燕龙科技投资的一体化压铸项目已落户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该项目规划建设6条一体化铝压铸生产线,旨在为理想汽车提供便捷的一体化前舱等产品的配套服务。未来,双方将依托联合创新实验室,加速技术落地,助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升级,为理想汽车提供更具竞争力的量产解决方案。 文灿股份全年净利预增118.1%-177.6% 文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文灿股份)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公司的净利润为1.1亿元-1.4亿元,同比增′长118.11%-177.6%。2024年,预计公司的营业收入62.5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2.59%左右。 文灿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国内新能源汽车客户搭载公司一体化压铸等先进技术的新上市车型更具市场竞争力及部分客户老项目增量带来公司产品产量提升及收入增加;同时,受益于客户新能源车型交付量爬升,公司车身结构件及一体化大铸件产品在收入结构中的占比实现提升,进而带来利润增加。 拓普集团全年净利预计28.6亿元-31.6亿元 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拓普集团)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公司的净利润为28.55亿元-31.55亿元,同比增长32.73%-46.68%。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既定战略,不断提升销售,降低成本,经营绩效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泉峰汽车全年净利减亏,新能源业务转型显著 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泉峰汽车)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公司的净利润亏损约4.8亿-5.4亿元。净利润亏损主要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叠加公司前期资本投入较高,项目产能未充分释放,规模效应尚不明显,同时新品占比较高且一次合格率及生产效率仍处于爬坡阶段,以及借款费用上升等因素影响。相比于2023年5.65亿元的亏损幅度,泉峰汽车2024年的净利润减亏明显,盈利修复能力提升。 泉峰汽车表示,公司坚定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战略转型方向。2024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及客户定点车型放量,泉峰汽车销售收入同比保持增长。安徽马鞍山生产基地产能逐步释放,预计全年实现产值8.9亿元;欧洲匈牙利生产基地已实现对北美知名整车厂的量产供应,并持续获得项目定点。2025年度,公司将继续聚焦重点产品量产及降本增效,着力提升盈利能力。 鸿特科技全年净利预增61.3%-125.9% 广东鸿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鸿特科技)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公司的净利润为2500万元-3500万元,同比增长61.33%-125.86%。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质量管理得到进一步改善,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使得公司利润同比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博俊科技全年净利预增90%-120% 江苏博俊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俊科技)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公司的净利润为5.86亿元-6.79亿元,同比增长:90%-120%。报告期内,公司紧抓乘用车市场发展机遇,高效配置资源,大力拓展业务,营业收入较同期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快速上量,公司新能源汽车白车身业务稳步增长,后续将进一步保持增长趋势。 长源东谷全年净利预增0.6%-14.4%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源东谷)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公司的净利润为2.2亿元-2.5亿元,同比增长0.63%-14.35%。报告期内,商用车市场的主要客户需求稳定向好,同时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公司在保证了商用车市场销量稳中有增的情况下,前期投产的新能源混动缸体缸盖销量快速提升,综合带来销售收入的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中信戴卡全年营收422亿元 据《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的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里,中国共有15家企业上榜。作为首家跻身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的中国本土企业,中信戴卡以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2亿元)营收排名第49位,较上一年度前进1位,创下历史最好排名。
目前,中信戴卡在中国、北美、欧洲、非洲、日本建立6个研发中心,构建了从材料研究、产品结构优化到工艺实现“三位一体”的轻量化研发体系。并设有29家主要生产基地,包括德国凯斯曼工厂、摩洛哥工厂、墨西哥工厂等10家海外工厂。 雷克萨斯在上海金山区建厂 丰田汽车于2月5日宣布,雷克萨斯在上海市金山区独资建设纯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研发、生产基地,初期年产能10万辆,员工规模1000人,预计2027年投产。据悉,在汽车产业合资股比政策开放多年之后,雷克萨斯是继特斯拉之后唯二外资独资车企,也是日系汽车品牌首次打破“合资模式”,以全资形式押注中国豪华新能源汽车市场。 分析指出,面对如此迅猛的市场增长与技术革新,雷克萨斯选择在中国独资建厂,通过自主研发纯电动汽车及其核心动力电池,不仅能更好地整合和利用中国成熟的装备制造业和零部件供应链,还能在电动智能领域实现质的飞跃。 合肥公布《镁基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来自证券时报的消息,安徽合肥发布关于征求《合肥市镁基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其中提到,到2027年,镁基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200亿元;到2030年,集聚镁基新材料企业150户以上,产业整体规模突破500亿元。力争到2030年,将合肥市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镁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功能上,向储氢(材料、装备)、航空航天应用规划,远期向医疗器材、人形机器人、农业镁氢肥、镁二次电池方面布局。同时,积极拓展镁合金挤压成形技术在消费电子、航空航天、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积极拓展镁合金半固态成形技术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领域的应用。 2024年全国汽车保有量3.53亿辆 公安部发布数据,2024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53亿辆,其中汽车3.53亿辆。2024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583万辆,同比增长2.98%。其中,新注册登记汽车2690万辆,同比增长9.53%。自2015年以来,机动车新注册登记量已连续10年超过3000万辆。全国有96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20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0.34%。2024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2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41.83%,同比增长51.49%,从2019年的120万辆到2024年的1125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 2024年我国电解铝产量4400万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布数据,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十种有色金属产量7919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精炼铜、电解铝产量分别达1364万吨、4400万吨,同比增长4.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