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安科技生产车间全自动化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变则通,通则久。”2008年一场突然袭来的金融风暴,痛定思痛的东莞率先吹响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号角。2009年,沉寂多年的东莞上市企业队伍迎来新的入局者,打破发展僵局。 2009年至2012年间,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在电子、LED照明、电源、微生物、轻金属医用等领域形成了一场上市融资竞赛。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宜安科技”),便是这场竞赛中的东莞力量。 对于国内而言,宜安科技是本土镁合金领域的领跑者;对于东莞而言,宜安科技还拉开了东莞外资企业竞相上市的大幕。 经过30余年的发展,宜安科技从传统加工制造企业转型成为专注于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企业,主要涉及消费电子、汽车零配件、医疗器械、通讯基础设备、大型LED幕墙、工业配件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宜安科技通过投资、并购新业务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旗下有17家控股子公司,其中有2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个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个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30年来,改变公司命运的关键决策有三:一是适时抓住了公司产品转型升级契机,二是2012年成功上市,三是2018年国资控股。”宜安科技董事长刘守军说道。 坚定转型——与时代同行 宜安科技的前身是一家小型加工厂。 1987年,宜安科技创始人李扬德在深圳沙头角的一个小厂房内建立了生产线,专门为家庭用品打磨钻孔。1993年,他将工厂搬至紧邻深圳的东莞市清溪镇,正式成立了宜安电器,专注开展电器制品制造。 起初,宜安电器主要从事热固性塑料业务,随着客户产品增加,又做起了铝合金压铸。李扬德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及宜安产品线的转变:“铝合金压铸的锅身和热固性手柄并在一起,就可以组装成一个锅,于是我们就开始做锅,然后将锅装上发热管,就成为电锅了,我们就开始生产电器产品。” 2005年前后,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家用电器行业赛道上竞争者越来越多,行业竞争日渐白热化。 意识到电器制造行业附加值走低和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宜安电器更名为宜安科技,将公司赛道转向镁铝合金精密压铸赛道,公司产品也转向高端电器壳体、电动工具壳体、工业配件等镁、铝合金等精密压铸件。 “2010年前后,公司开始了液态金属材料和高纯镁材料的研发,为公司未来发展做好技术储备。”刘守军说道。 在新的赛道上,宜安科技又瞄准了风口,这次的终端是3C产品。 2010年,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等3C产品的迭代升级,3C产品由传统的塑胶外壳向金属外壳及中框的应用升级,产品要求在便携的同时强调轻、薄、小。宜安科技敏锐地将镁铝合金材料应用至消费电子结构件,同步开发了稀土镁合金和薄壁镁合金的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运动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上实现规模化生产。 与此同时,公司的决策者们一直在思考镁铝合金材料还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当了解到金属镁不仅是优质的工业用铸造材料,还可以进一步开发成医用材料时,宜安科技的决策者们便带领公司开启了可降解生物医用镁合金的研发创新之旅。 2009年,宜安科技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和重庆大学共同研制了99.999%高纯镁制备方法。在当时,工业使用层面并不需要纯度如此高的镁金属,宜安科技这一举措是在“放长线钓大鱼”,为未来布局。 在医疗器械领域,技术带头人的综合能力几乎决定着发展的“天花板”,宜安科技选择了一条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在中国材料领域泰斗、金属材料学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师昌绪的帮助指导下,宜安科技组建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人才团队、技术创新、专利资源作为三大支柱,托起了宜安科技这座大厦。 一次次的转型,既拓宽了宜安科技的发展局面,也为公司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敢闯敢试的基因。 成功上市——驶入快车道 2012年6月19日,宜安科技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 刘守军表示,上市后公司融资渠道得到拓宽,推动了公司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公信力、品牌形象、管理水平、竞争能力,公司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轻质合金材料研发、成型、压铸、制造领域上市领军企业后,在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目标、运作思路、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等方面,宜安科技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2012年6月,宜安科技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受访者供图 2014年,宜安科技确立了公司未来的三大发展战略——镁铝合金精密结构件、液态金属、生物可降解医用镁合金。 当时,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新能源汽车乘着东风,驶入高速“行车道”,宜安科技将公司产品转型至镁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同时,超薄镁合金和稀土镁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产品的应用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宜安科技生产的电机、电控、电池包、转向系统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在几年内就成功覆盖了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客户品牌。 据悉,宜安科技是行业内最早进行液态金属研发的企业,也是国内最早将液态金属应用在汽车零部件和消费电子结构件的企业。宜安科技具有全球最大规模的液态金属生产线,在液态金属材料成分、成型技术设备等多方面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近年来,宜安科技的液态金属产品在生活中越发受到关注。其全球独家向特斯拉供应汽车门锁扣,宜安科技生产的折叠屏手机铰链结构件已在多款折叠屏手机上应用……
宜安科技生产车间JSW半固态压铸机。受访者供图 上市之后,宜安科技有了更充裕的资金和更广阔的平台用于推进艰辛和耗时的高纯医用镁项目。 在骨科临床方面,此前,骨折多使用不锈钢或钛合金骨钉,患者需要在手术后二次取出。宜安科技研发的可降解镁骨钉,镁骨钉产品纯度为99.99wt.%,具有元素单一、不用考虑多元素毒性影响,可在体内降解,让患者远离二次手术取出的痛苦。 2015年,宜安科技与多位业内专家在北京成立“可降解镁植入物临床创新联盟”。2016年,宜安科技取得多项技术检验报告,并得到国内七家临床医院的伦理批件,正式向药监局申请临床试验审批。 2019年7月,宜安科技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临床试验审批正式通过,成为国内首款获准临床的生物可降解金属螺钉,此前因研发到临床的时间过长而犹豫和怀疑的股民,终于又提振了信心。 随后,宜安科技镁骨钉的进展一直在聚光灯的关注下——2020年1月临床试验正式成功入组第一例;2020年5月,纯镁可降解金属螺钉已通过欧盟医疗器械考核,取得CE认证;2023年临床入组184例全部完成,并于2024年2月完成全部跟踪随访工作。“目前,9家临床医院正在整理数据,形成临床试验报告阶段,相信公司很快就可取得临床试验报告,并申请产品注册。”刘守军表示。 业内专家预测,未来10—15年,我国骨科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15%,仅这一项医用镁合金材料市场规模就可达120亿元。由此可见,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潜在的市场空间巨大。 十年磨一剑。在研发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产品上,宜安科技始终相信,一路的坚持都是值得。 国资入局——蓄势再出发 2018年,是宜安科技历史上又一个大年。这一年,民营企业出身的宜安科技,在国资力量注入后“摇身一变”成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2018年3月,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株洲国投”)就启动了入主宜安科技的步伐。3月2日,株洲国投耗资4.3亿元,全部认购了宜安科技非公开发行的5000万股,成为宜安科技的第二大股东。 此后,株洲国投与宜安科技的关系更近一步。5月3日,宜安实业与株洲国投签署股权转让等相关协议,转让4500万股给株洲国投。自此,股权交易完成后,株洲国投成为宜安科技单一拥有表决权份额最大的股东,获取实际控制权。 这次股权变动看似意外,其实则在“情理之中”。 株洲重点发展通用航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而宜安科技传统的铝合金、镁合金的精密压铸以及正在进行的液态金属产业化项目,都与株洲产业发展的契合度较高,协同效应明显。 数据见真章。2015年—2017年,宜安科技的营业收入持续上升,但净利润持续下降。株洲国投入股后,宜安科技业绩出现明显变化,收入和盈利同比双双增长。
宜安科技公司厂区。受访者供图 株洲国投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后,公司发生了诸多可喜的变化。首先在业务拓展方面,公司与国投集团旗下子公司的业务协同,助力公司开拓长株潭地区业务;其次是管理模式优化,实现了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科学、系统管理模式的转变,通过工作流程优化和绩效评估、建章立制等方法,提高公司经营效率。 株洲国投坚定支持公司镁铝合金精密结构件、液态金属、生物可降解医用镁合金三大块业务的发展。株洲市领导和国投领导在诸多场合帮助公司推介上述三大业务,也积极为公司在业务合作和研发创新上牵线搭桥。 鉴往知来,宜安科技将在国资加持下蓄势再出发,继续扎根东莞,深耕主业,做强实业,提高产能规模,提升产品品质,完善产业布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谈起东莞资本市场的发展,刘守军讲道:“东莞资本市场过去30年,是从无到有、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发展过程。未来30年将绽放无限可能。” 【对话访谈】 刘守军: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宜安科技董事长刘守军。受访者供图 笔者:株洲国投为何看重了宜安科技?国有资本加入后,宜安科技是如何推动东莞、株洲两地合作共赢的? 刘守军:株洲国投集团成立于1998年,是株洲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资产投资运营企业,注册资本40亿元,资产总额1166亿元。 株洲国投集团坚持“产业发展商”定位,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业,以产业投资、产业园区、产业服务三大板块为支撑,服务株洲市“3+3+2”现代产业体系,坚守“产业投资、产业服务”两大主业。 株洲国投集团坚持投资基金化理念,深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北斗”产业链,宜安科技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前景好,且公司还具备液态金属和生物可降解医用镁两项全球领先的技术,所以株洲国投集团先全部认购了宜安科技非公开发行的股票,后又通过协议转让取得了宜安科技的控制权。 株洲国投集团成为宜安科技控股股东后,有助于株洲国投集团旗下相关企业与宜安科技协同发展,推动宜安科技产业转型升级。宜安科技首先和株洲国投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株洲宜安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作为公司开拓长株潭业务的第一步。公司又设立了株洲宜安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作为公司在中部地区的生产基地,东莞的生产基地仍立足清溪,服务公司珠三角地区客户。 【现场一线】 在宜安科技的生产线上,精度是以0.01mm为单位的。细长的金属条上分布着规则的锯口,一眼很难看出是用于折叠屏手机的装饰件和支撑件。 2019年宜安科技为国内最大手机公司提供了两款液态金属铰链,第一代液态金属铰链项目2019年10月进入量产,第二代液态金属铰链项目2019年11月份开始进入量产。 早在2018年以来,宜安科技与手机品牌商共同展开战略合作研究,开发液态金属铰链核心关键部件的设计。这些部件平均壁厚0.30mm,尺寸公差满足+/-0.03mm,平面度小于0.10mm,已通过10万次以上的折叠测试。 在宜安科技,技术研发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拥有众多技术专利并不令他们感到满足。宜安科技一直对长期委身于实验室的液态金属有种执念,这种执念推动着他们,把这个1959年就被研发出来的金属体系材料实现产业化突破。
宜安科技生产车间的6100T大型布勒压铸机。受访者供图 除了技术开发与产业转化工作外,宜安科技还持续资助我国液态金属及医用镁合金的基础研究,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为我国液态金属和医用镁合金的发展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作出了贡献。 其创始人曾言,四流企业卖劳力,三流企业卖设计,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专利。回过头看,在此标准要求下的宜安科技,早已比专利再往前走了一步,朝着“超一流”企业迈进。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